拥军模范
最美军嫂周玉超——爱岗敬业,真情奉献
发布时间 :2022-07-19 来源 : 鞍山拥军网 浏览量 :
他叫张书生,在辽宁大连服役,是一名平凡的部队士官;她叫周玉超,在鞍山台安工作,是一位普通的宣传干部。他老家在山东,她故里在辽宁,只因千里姻缘,相聚在一起,成了相爱相依的伴侣。
2010年的秋天,经战友的热心介绍,他们相识、相知。一年后,步入婚姻殿堂。婚后,他们开始了聚少离多的两地生活,从贷款买房到装修,都是她一手操办。房子虽然不大,但却是两个人温馨的小家。怀孕时,多少次,她都是独自一人往返在产检的医院,直到生产前的那天晚上,爱人才急匆匆从部队赶来,他一边照顾孩子,一边照顾手术后的妻子。一个月下来,他包裹孩子的动作,堪称月嫂。厨房手艺也由原来的“小白”,变成会做饭的熟练工。孩子满月的时候她胖了许多,而他却足足瘦了10几斤,带着疲倦的身躯和依依不舍的万般留恋,返回了部队。
作为军人的妻子,她深知,自己家庭与众不同,要肩负更多的责任。为了让爱人安心,她习惯了报喜不报忧,把家里的一切都承担下来,过上了“两点一线”的生活,白天在单位上班,下班以最快的速度去学校接孩子,做饭、忙家务、陪孩子写作业、往往到深夜。尽管每天忙忙碌碌,但她却感到踏实而从容。最难熬的是孩子生病的时候,一天夜里醒来,发现孩子正发烧,额头滚烫,浑身发抖,来不及打车,她迅速给孩子穿戴好,忘了黑夜的恐惧寒冷,背着孩子踏进了夜色中。从医院出来,已是后半夜了。这时候她多想给爱人打个电话,多想爱人能陪伴在身边,但她没有,因为她知道,即便打了,爱人也回不来,他虽然是孩子的父亲,但他更属于部队。
结婚10年来,没有爱人在身边的日子,有过辛酸,有过孤独……特别是看到别人家其乐融融地团聚在一起;看到其他伴侣浪漫在花前月下;看到别人伤心时可以和爱人倾诉的时候,难免会失落和难过。但她还是选择了坚强,因为她知道,她是爱人的温暖后盾,是家里的坚强脊梁,更是孩子的强大依靠。如今,走过10年的风风雨雨,最初的失落难过早已在细碎的生活磨合中,演变成默默的理解和支持。因为渐渐切身领会了“军嫂”这个称号的分量,不仅有付出,更有包容和坚守。
作为父亲,和孩子聚少离多,缺席了孩子的童年,但是却用实际行动时刻感染激励着孩子。入伍20余年,他一直从事信息通信专业,负责保障单位历年来各项演训活动,是一名业务骨干。爱人很努力上进,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专业知识,考取了计算机操作员、计算机技师、网络管理员,正在备考高级技师。他说,虽然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,但也要给孩子树起好的榜样。一次休假回家,爱人拿回了三等功的喜报,深情地说:“你辛苦了,这也有你的一份功劳。”那一刻,作为妻子,无比欣慰。为弥补对家里的亏欠,每次爱人休假回家,都主动洗衣做饭、陪孩子,什么活儿都抢着干,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。在丈夫潜移默化地影响下,孩子阳光开朗,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。乐观感恩,母亲节的时候,拿出101元压岁钱送给妈妈,称自己有一位百里挑一的好妈妈。
作为县委宣传部一名分管理论武装工作的副部长,她努力当好领导的好助手。为了紧跟时代,她刻苦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。一次,她接到了宣讲习近平总书记“七一”重要讲话精神的任务,为了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,她利用工作之余,认真学习讲话的精髓要义,上网查阅资料,直到后半夜。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,她主动请战,参加所在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。在小区门口值勤的20天里,她认真做好出入小区人员、车辆的登记工作,耐心解答、解决小区居民遇到的生活难题。有时轮到晚上值勤,她就早早地给孩子做好饭菜,每每回到家的时候,孩子已经困得睡着了,她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出力献策。
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2010年,她加入了满天星爱心公益协会。这是台安首家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,她经常参加协会组织的资助贫困学生、关爱孤寡老人的公益活动。关心、关注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,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奉献爱心,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,让他们感受到温暖,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。
周玉超和丈夫常说:“虽然不能长相厮守在一起,但我们要努力做好工作,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和身上的责任。”虽然,和千千万万的军人家庭相比,他们只是平凡幸福的一家,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却为军旗增辉添色。
扫码关注公众号